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行動者們
  • Changemaker 組
    • Diverse Yilan當我們都在宜蘭

      延續去年Actor計畫凝聚在宜蘭的外國居民,今年發揮他們的藝術專長,號召其和台灣居民「共創行動劇」。透過故事採集、讀劇工作坊、舞蹈演戲、美術音樂製作等複合式的參與過程,一起讓大眾認識宜蘭市神農里文化,也因此建立多元文化溝通機會。 此計畫是藉由我們團隊夥伴有文史考察、舉辦國際交流活動及專業表演者等經驗而設計,並呼應在地國際社群對藝術領域發展的需求,同時解決公共議題:持續活化老屋空間「國際交流舍」並打破居民視「中山公園」為治安死角的過時印象。 擬以神農里落寞的在地米商葉和睦的故事作為起頭,結合田野調查史料、老居民的記憶及外籍居民的新觀點來集體創作演出,以介紹和睦路與宜興路命名的由來。

    • 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

      道卡斯族進入這片土地開墾稱他為「吧哩國」後客家人遷入後又把這片新開墾的土地稱為「新埔」,隨著時光的飛逝,「新埔」像是大多數的人生一樣,經歷過人生許多的起伏波盪,至今,新埔以農立鎮,以商繁華,但也因城市規劃逐漸沒落,在這兩百六十年的歷史當中乘載著各式各樣的聲音,有鐵匠鋪敲打農器鑄鐵的聲音、有製作手工線香竹子碰撞的聲音、有新埔第一第二市場叫賣的聲音、有潘家私塾潘家子弟朗朗的閱讀聲、有柴燒柿餅的柴燒聲,「新埔」在前進的過程中有著 這些熱鬧的聲音陪伴,但有些聲音也會隨著時間的洪流逐漸消逝,所以本次的行動我們將會和新埔的青年一同規劃聲音採集教案,並邀請社區居民與校園的孩子們一起從家鄉用心聽找尋那些陪

    • 去(Khu)海女神龍

      以海上作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澎湖,女性角色長期被忽略,但女性其實是支持澎湖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 去(Khu)海女神龍團隊,去年度已透過田野調查進行澎湖婦女山海知識的紀錄,包含山(菜宅)─菜宅地圖、種植攻略、防風措施、花生種植;海(潮間帶)─採集海菜、戳殼仔、採集石鱉,初步彙編成「去(Khu)海女神龍-澎湖婦女山海知識圖鑑」初版刊物。 澎湖的婦女各個身懷絕技,除了山(菜宅)與海(潮間帶)的大地知識外,還包含農漁產加工的醃製技術,因此本年度團隊將奠基於去年的田野基礎,進行澎湖婦女的山海知識調查,完成「去海女神龍-澎湖婦女山海知識圖鑑」刊物,並開發設計以「澎湖婦女」為主體的文化體驗課程。

    • 樸植作

      本計畫「銀銀五代誌|銀合歡材料學」,以「取之自然.用於生活」為實踐精神,應用設計展開行動解決澎湖外來種銀合歡的生態議題。從銀合歡材料推廣與加值應用著手,規劃多面向的銀合歡體驗方案,並透過工作坊體驗來培力更多地方青年與社區夥伴,以推廣銀合歡市場應用價值。讓銀合歡與人重修舊好,走進大眾的「植」感新生活。 執行策略將連結湖東社區長輩參與,捲動在地青年協力的共好共榮模式,規劃三銀共創(銀x Researcher/Designer/Maker)構想藍圖,透過銀合歡價值分析、五感體驗設計、拓展加值應用的發展策略,達到整合社區發展與青年協力創生的地方產業機會,逐步創造青銀共創、永續發展的目標。

    • 青年musaura ta

      普悠瑪部落的「kisiw(藥草燒酒雞)」料理,其原型為普悠瑪部落傳統食療配方,其配方內含10幾種到20幾種的植物,然而,如今僅剩5至6位女性長輩尚具有該食療配方的相關知識與記憶。 透過本行動計畫,重新尋回普悠瑪食療配方中的相關植物與環境知識。而此一「尋回」行動並不僅在於文字資料與圖像的紀錄,而是尋找到這些藥草生長或可重新種植的地方,讓我們的身體與土地產生直接的連結,成為這些知識、記憶與故事的載體。 「P m n和C m n」即是透過數學符號的「P m n排列」與「C m n組合」,表示即使是同樣的植物,即使是同一文化群體中的人,但在不同的性別觀點中,也能擁有不同的排列組合與更多元的詮釋方式。

    • 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

      部落聲音及舞蹈創新不斷地在部落裡迴響,去年很榮幸 透過社造點計畫「7175青銀齊舞計畫」與青年發展署 「邦查風味・部落發聲」我們完成了地方聲景採集,也 透過音樂製作以流行音樂方式與部落長輩共同編製舞 蹈,今年度希望繼續深化部落此計畫,且向外延伸拓 展,並透過地方單位串連,期盼將效應持續發酵,讓更 多青年、長輩一同參與行動,由「部落發聲」轉化成 「向外發生」。

    • 土地學院-烏日茄芷彈

      透過最常民、最容易引起共鳴的「飲食」與「味道」作為行動主題,藉由感官最直接接收的「影像」,以巡迴放映會與工作坊的方式,主動出擊進到烏日的各個角落。以「探索家鄉 2.0:烏日文化味覺影像行動」為名,展開青年與地方的共創行動: 行動場域:烏日區十六里與新興大樓社區/擾動對象:烏日十六里農會家政班成員、社區志工、新移入家庭、烏日在地學校學生/行動方式:以影像之方式將烏日在地飲食與味道背後的故事與文化內涵紀錄下來,透過巡迴放映會進到烏日各里進行家鄉飲食文化與文化味覺觀念的傳播,藉由工作坊帶領烏日在地學子進行訪談與影像紀錄/行動目標:透過辦理本期行動,達到散播家鄉飲飲食文化與文化味覺觀念的種子。

    • 利嘉婦女養成班

      《婦女「忙」什麼》將接續111年 Changemaker 計畫所集結到的部落婦女能量,透過今年度的「部落事務與婦女工作整合」,製作利嘉部落的生活文化月曆,使旅外族人了解部落生活時序,提升部落公共事務參與度,讓身處在不同地方的部落族人能一起參與部落生活。 藉由訪談、資料整理等過程,讓女青年認識部落文化不同的面貌,使婦女會各階層進一步了解自身在部落的工作責任,也透過不同的會議及討論,培養出部落組織間聯繫的默契,並使婦女會組織成為部落穩定的能量,讓女青年未來有依循的目標及方向。 我們相信將文化中的各項技藝、工作,反覆練習並實際參與,才能將部落文化精神實踐並傳承下去,期許族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部落角色的生活節奏。

    • 佳平部落青年會

      佳平部落青年會成立已逾十年,曾是西部排灣族部落最強盛的青年會,今年迎來了第四屆會長的誕生,卻也持續面臨部落族人對青年會的誤解與不諒解,成員開始產生年齡斷層,高中生以下的成員越來越少,甚至是剛落成三年的會所因地主要將土地收回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族人們總是說:「年輕人是部落的希望。」、「青年會要肩負起傳承文化的使命。」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充滿挑戰,部落青年可以如何去回應與解決?我們希望透過訪談自己、長輩、離開青年會的成員、其他部落的青年會幹部,來釐清問題,也在大家的想法中尋找解答。並透過對國小生的文化教育、線上展覽等形式,呈現訪談結果、會所教育的真正意涵,向族人也向社會大眾傳遞青年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 文化保溫瓶

      虎尾鎮建國社區主要以軍眷村虎尾眷村所組成,2006年最後一戶居民遷離後,眷村開始沒落成為廢墟,2015年保存成功,本團隊一直推廣從眷村飲食記憶傳承軟體文化,團隊將延續過去兩年的行動成果,並嘗試擴大與地方產業合作、建立產業鏈。 過往兩年行動往往紀錄現有的眷菜,仍有許多僅存記憶的味道也是重要飲食記憶,今年提出「虎尾眷村遺失眷味尋回行動計畫」,透過道透過住戶參與、研發具象化再創「記憶中的眷村味」,引入社區傳統產業合作,製作「眷味飲食履歷ID卡」呈現在地連結性,擴大眷味廚房的影響力,最後製作「眷味廚房意象影片」,除了呈現眷村廚房從無到有的紀錄外籍呈現團隊、原住戶、社區共同為了眷村飲食記憶努力的過程。

    • 醒麥.味覺食驗室

      本計畫吃土的日子之計畫中,吃土並非真的去吃土壤,而是指吃在地方孕育的風土物產、飲食文化、特殊風味,也就是家鄉味,是存在每個人基因中不可抹滅的身體記憶,隨著不同人、土地、環境、文化背景差異,演變出千奇萬種的家常料理、醬菜作法、釀造發酵氣息,可能是一瓶醬、一碗飯、一盤料理、一股香氣,抑或是一個簡單的場景,建立起我們對家鄉的好味道,勾勒出對家鄉複雜又溫暖的情緒。計畫以以農村醬菜、發酵食為媒介,集結在地夥伴朝向同一個共同目標,展開一系列家鄉尋味之旅,一步步認識、探索、發想、實踐、回饋的腳步,用科學透析家鄉醬菜發酵食內涵,用文化感受背後的人文故事,用體驗找回對土地認同。

    • 野蓮漂流工作室

      野蓮漂流,意指美濃的水生野菜—野蓮(水蓮)—種子隨水 四處漂流,直到農民將其定植,才發展出欣欣向榮的產業; 城鄉之間,也有青年四處漂流,許多青年志在地方,卻沒有 適當的引介得以進入。 本計畫以「摸螺覓蜆」、「野蓮漂流」、「空間活化」三大行 動,嘗試翻轉地方上對於採集、野菜、閒置空間的邊陲、非 主流認知,正視原先被認為充滿「野」性而不起眼的事物, 實際上可以是帶領地方轉型的行動主體。行動過程中將運用 提案成員在大學校園內既有的人脈連結,以「關係人口」帶 領更多志在地方的青年,走入地方並參與計畫,藉由自身專 長嘗試建立起城鄉連結。如同將野蓮定植的農民,引導進鄉 青年以合適的方式在地方扎起屬於自己的

    • 馬卡道青年小組

      屏東的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祭典復振近年已受到族人和研究者的重視,然而,馬卡道族豐富的十字繡衣飾文化目前仍缺乏相關的調查和認識,使得馬卡道族衣飾文化的復振遭遇諸多問題。整體文化復振的要素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群體感的方法之一,這是本計畫打算從馬卡道族最為繽紛的遺產:繡品開始的原因。

    • 被部落所使用的人

      在部落裡的女性不論在家中或是部落事務裡往往是在背後默默付出的角色,很少會被重視到,但卻是擁有相當高的智慧與文化故事;在過去的飲食文化中,時常會看見許多的野菜如:紅藜苗、龍葵、sama、飛機菜、sinkic等等的野菜,都是母親在田野中所採集的,也了解每個季節會有什麼樣的野菜可以採集。

    • 師大白鹿洞

      「師大白鹿洞地下穴居計畫」期望將師大白鹿洞地下室展演空間作為師大地區的「文化基地」。善用租書店資源,針對活躍於社區的資深讀者進行深度訪談,並出版相關實體刊物、舉辦複合型的活動如調研、策展等工作坊實體活動,延續白鹿洞的老派精神,進行更緊密、高密度的創作文化交流,累積社區參與能量,並將自身的故事影像IP化,為逐漸沒落的夜市商圈增添有別於以往的新景色。 除了持續深化前兩年的行動成果,本年度更加入了新的行動主題:「『裡師大』的追尋——山口洋客家母親繫起的族群遷移史」。透過口述資料與貼身觀察,紀錄整理每個人不同的「社區地圖」,透過畫出社區地圖的營造策略,讓這個隱形的族裔社群自我言說與現身。

    • 平溪時空體驗教育設計團隊

      平溪區是全台灣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區,缺乏就業機會、青壯人口外移等問題也是首當其衝,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沒有放棄,繼續力挽狂瀾。其實平溪除了天燈,更是結合自然生態及礦業文化的世外桃源,擁有非常多的學習資源,是非常適合作為戶外體驗教育的學習基地。透過本計畫,組成體驗教育設計團隊,結合地方的環境優勢及在地資源,設計出一系列的環境體驗教育學習活動,將地方的特色及文化融入體驗教學當中,辦理「平溪小綠綠」自然體驗教育營隊,將綠色環境教育概念實踐於營隊中,並且加以修改讓平溪成為綠色環境體驗教育的教育基地,期許未來能持續開發,將生動有趣的「地方學」融入莘莘學子的生活裡,並且發展成社區的新興綠色產業,為平溪帶

    • 社團法人籿苗教育發展協會

      本計畫於111年始執行,第一年召集16-25歲青少女加入培訓,惟發現南澳在地除了離婚及再婚率為全國之冠外,本會同仁也在今年初得知就讀高中之少女,懷著身孕入校,且其他部落/社區依舊有零星未成年懷孕之青少女,另經過一年的培訓過程,亦發現本計畫應做更長遠的規劃,方能有效使加入計畫之青少女穩定品格及做更有利的地方紮根,有鑑於去年之觀察,認為召集對象之年齡層有必要下降至12歲(即國一),上調至28歲之青少女,尤以高風險未婚懷孕之女孩為主要對象。

    • 茶說旅行

      日月潭紅茶產業在以觀光為主要導向蓬勃發展之時,其產業慣習的困局與內部生態的豐富多樣性,在紅茶復興的浪潮中逐漸被淹沒。因此我們將以留鄉青年的視角以茶席為形式創造跨世代與視角的對話平台,以刊物為載體連結社區內產業文化脈絡與多元樣貌,並透過商品和活動搭建社區產業與發展議題對外的友善溝通橋樑,讓居民講述自己的故事,彼此串聯合作。在一席茶的互動與討論裡,參與者皆能將從中獲得的資訊及所引發的思考,進一步帶回、延伸與擾動擴大,與鹿篙居民共同學習和成長。 如果說紅茶是鹿篙共同的生命記憶,我們要改變的不只是產業結構,更要擾動深藏在每個人心中那份對美麗家鄉的盼望,進而引領行動。

    • 阿里山青年大使

      團隊過去多經營單點式的田野調查及活動,去年為了突破困境及疫情,特別以包裝落實平臺的串聯。團隊除竹崎之社區據點外,積極向鹿滿社區尋找閒置空間建構新據點;竹崎鄉民宿業者與團隊討論未來合作方針。本計畫預計於滿竹自行車道為初期執行場域,盤點周遭產業並與在地青農、旅宿業者合作,沿著鄉間小路感受地方。 竹崎車站沿著阿里山林業鐵路通往鹿麻產車站總長度約2.5公里,沿途除了鐵道景觀外,更有著豐富的田園風光,而這次行動主要以滿竹自行車道為主線,分為三層次的執行,【很慢ㄟ市場】沿著林鐵進行農事體驗,深入瞭解在地產業與社區故事。【阿嬤ㄟ灶腳】將親手採摘的蔬果與居民合作,七嘴八舌ㄟ餐桌】共創料理一同享用,同時居民分享

    • 石在工作隊

      依山傍海的東北角,因山脈阻隔土地的連續,聚落小而分散。沿岸聚落雖有濱海公路通過各村庄,但隨漁業衰退與人口外移,過往的「依海共同體」也式微,漁村在「陸地化」後更像「孤島」,各自面對著共同的煩惱-人口老化,不但學校有滅校危機,深受遊客喜愛的聚落文化也找不到願意傳承者。 「海角接力」將透過「踅庄:媽祖與我們的工作假期」、「海味漂流:馬崗X龜山里」兩項活動,深化社區內力、啟動世代傳承,並向鄰居伸出觸角,重探東北角聚落因「海」所發展出「海的文化路徑」-共享的漁場知識、祭儀合作、通婚等。透過符合地方歷史脈絡與特色的擾動來發展世代傳承、區域交流,讓東北角漁村轉型的過程中能更具在地韌性與永續性。

    • 雲林100種生活

      談到雲林,多數人的印象大概離不開農業,但除了農業,這裡還有許多美好待挖掘,而雲林100種生活團隊便是秉持這樣的初衷,109年起即透過各式在地行動,如講座、課程、人物誌分享等,描繪百工職人生活樣貌、以故事滾動故事之形式、持續挖掘關於在地生活的各式可能性。 111年6月即是本團隊首次舉辦大型慶典,由農業、藝文、人文、台文四大元素作為主軸的伏流祭、作為這幾年的行動成果展示。籌備過程透過夥伴召集與跨域整合,鏈結25組品牌與團隊,這些團隊不僅來自雲林本地,更是橫跨國內北、中、南三地,也因首年伏流祭幸運地獲得許多正面回饋,也因此新年度將透過持續舉辦伏流祭,讓團隊的行動成果得以延續,讓外界看見更多樣的雲林。

  • Actor 組
    • 驛冊店

      台中車站附近的街區,是自日本時代起發展的老城區。本計畫源自於後驛冊店(新店將更名:驛冊店)新址所承接的縫紉機工廠老空間,自歷史爬梳與口述訪談出發,爬梳新永勝實業的創辦人黃金此先生的人生軌跡,及其所從事的縫紉機製造行業,乃至其所座落的社區空間場域,並試圖重現產業風貌與舊有文物於即將新開幕的驛冊店空間內。本計畫將透過口述訪談與歷史資料爬梳,重構,縫紉機工廠及產業鍊風貌。透過訪談與文物整飭工作坊,邀集社區民眾與市民,參與文物整飭及口述史工作,將老空間內的文獻與文物,轉化為對城區再生有意義的行動方案。最後將透過驛冊店的空間展示,重現縫紉機工廠之公共意義,將文獻轉化為公共觸媒,再生社區與都市空間。

    • 暗坑文化工作室

      做醮tsò-tsiò 是台灣傳統信仰文化中祈願平安與拔度亡靈的儀式,代表的是人與地方共存的感恩與不捨,而我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正在面臨「文化滅絕」的威脅,在轟隆隆的怪手引擎聲中,我們想為台灣的文化建一次醮,起一間廟。 『文化,是根』 在過去傳承與推廣地方文化的過程我們不斷遇到「消失」的困境,包含老建築的拆除、地理環境的開發、語言的消失與老人的離世,台灣的文化正在時間的洪流中慢慢「骨質酥鬆」,所以我們必須保護他! 本案透過培力參與者基本的文化保存知識與能力,投入後續的搶救工作及研究,替台灣留下能夠在第一線推動留存文化資本工作隊伍,最後以「破碎の台灣」之名策劃一場展覽。 因為我們有一個信念 『要

    • 青嶼銀

      看到青嶼銀表示我們留下來了!在金大畢業不等於離開,這次我們除了與金門在地藝術家與金門大學課程合作,還要與一朵民宿工作室及夢酒館合作,在金寧鄉盤山村與烈嶼鄉西方社區,以社區式長照與居家式長照兩模式,在社區式長照中,辦理多元式長照課程與戰爭主題課程,讓社區長輩多元社會參與,也讓在地團隊與青年有機會進到社區與社區長輩互動;在居家式長照中我們將進行陪伴服務,到過去所熟識的長輩家中和長輩聊聊,其中包含從小生活在烈嶼戰亂時期的挖蚵阿嬤、因成為民防自衛隊一員而自豪的奶奶、戰亂時期受到長期家暴的奶奶等,記錄過去的故事與現在的轉變,以圖畫的方式讓這些故事被記錄,並且辦理成果展及網路平台分享,讓故事被記錄與傳承

    • 卵生居

      卵生居位於澎湖西嶼的大池村,是個人口稀少靜謐自然的小漁村。 卵生居計畫希望邀請各類型藝術家前來卵生居,以藝術換宿停留二十天以上,藝術家來到初期會媒合在地青年團體帶領藝術家認識澎湖,以此觸發靈感創作,接著讓藝術家帶領當地孩童做藝術創作或音樂表演,並替孩子在社區村子裡辦成果展覽,讓孩子們的作品被更多居民及遊客看見,並讓孩子擔任小小導覽員,提升他們對外溝通的能力,也藉此提升自信。 卵生居計畫連結藝術家和當地孩童進行深度對話及創作,為西嶼孩童帶來不同的藝術刺激,也為偏鄉注入新的活力,達成各方共好的願景。

    • 洄游邊境

      計畫目標以「藝術行動凝聚聚落」為主,此次計畫預計邀請社區青年共同策劃以聚落為主題的「平安慶祭成果策展演」,結合他們的想法,並結合今年各行動成果而策畫的成果展。而今年行動有延續去年發展的「頭前溪唸歌仔」創作,預計今年與社區媽媽攜手合作,將去年的唸歌作品設計為文化體驗行動,媽媽們為「種子教師」,一起傳唱聚落主題曲,也訴說聚落故事;以聚落祭典為設計基底的「平安燈共創工作坊」,並且擴大邀請聚落以外的、對藝文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讓藝術轉譯行動的影響擴大。希冀計畫過程中,以不同型態述說地方故事,以藝術行動重新對應社區關係,進而凝聚聚落及提升居民社區意識。

    • 湯仔城特攻隊

      《尋找樂園-湯仔城記憶首部曲》由尋找「樂園」作為一個開啟想像對話的開頭。「樂園」是礁溪日治時期的溫泉旅館,湯仔城則是德陽地區的舊稱。本計畫以宜蘭礁溪德陽社區作為主要執行社區,德陽社區是礁溪最核心的溫泉區。延續社區青年姚玟與黃淑芳阿嬤一同帶領林阿蕊阿嬤、王吳月美阿嬤,共同創作與礁溪溫泉有關的記憶布畫課程。本次組成「湯仔城特攻隊」,預計帶著礁溪的小朋友們,透過「尋找樂園」還有阿嬤的布畫開啟地方過去的想像。透過社區老少共創的藝術課堂、走訪失落的溫泉地景、拜訪耆老、訪談學童,將已碎片化的湯仔城的過去、現在、新與舊堆疊成一部屬於德陽溫泉記憶的紀錄片,讓不同世代交互對照與對話。

    • 厝邊味

      臺北市大橋頭,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因鄰近大稻埕商業圈與都市建設發展時需要大量勞動力而衍生的臨時人力市場聚集成立。而在大量勞動人口移居與進入後,直接見間影響大橋頭街區一帶的人口結構與飲食產業。而近幾年因人口高齡化,居住房屋老化等狀況,近期大橋頭街區大量的拆建與都更新建案,改變了空間、人際關係以及產業結構的改變,開始了所謂都市紳化的過程。此區標誌性的勞動力飲食文化,也在缺乏傳承者、都更搬遷,或現代飲食口味轉變等挑戰下逐漸式微;飲食文化是一種地方生活方式的呈現,而食物對街區的文化與情感鏈結具有特殊意義與特性,因此我們希望用【在地飲食】的角度紀錄正處於轉換期的街區,將轉變中的大橋頭飲食風貌,傳遞給更多人

    • 海豐島恰恰恰

      如果把地方看作一本書,當地的人、物、地、產、景,就如同我們要去閱讀的章節,2022年四位具有教育、藝術背景的台西青年發起《海口放送:常民生活指南》計畫,以在地工作坊作為解構地方篇章的工具。本次計畫除了延續工作坊作為「進入地方的方式」之行動意義,也將工作坊再升級,結合團隊成員的教育與藝術背景,設計在地風土教案與地方風土體驗參訪活動,以「《交換一頁台西》」在地風土營計畫,透過密集性的工作坊課程,沈浸式體驗在地風土,重新詮釋在地常民的生活軌跡。我們將穿過市場、鑽進巷弄、走入廟宇,乘著魚塭上的膠筏搖盪,每一次的體驗都是與台西的一頁故事,期待一同書寫地方的新篇章。

    • 找自己Findurself

      台南市東區自二戰後,從過去的眷村林立,到目前生活機能完善的文教重鎮,七十年間地區急速成長過程中,我們看見了地區歷史地景不斷地消逝,新舊景物不斷的汰換。 忠孝里雖位於東區,正是台南大眾交通變革首當其衝之地區,極度需要青年族群關注及了解,社區亦面臨社區空間使用率低落、青年參與程度不足之困境。 本團隊致力於青年生涯探索引導,也有與花苼米藝術設計教室合辦探索課程的經驗,正因為學生多來自於忠孝里與鄰近社區,我們期待將地方資源作為探索素材,社區化為探索場域,從生活與空間記憶中確立生涯志向。團隊欲透過社區地景踏查、社區職人分享、藝術創作等活動,導入青年資源於各方,創建社區維度下的生涯探索支持系統。

    • 滿州沒有三點水青年共識

      (一) 在地青年的共識行動 此為地青年於年初自發辦理「滿州青年共識營」中,共同討論之可行方案之一,本團隊由共識營參與成員組成,延續共識營的討論,將想法化為具體行動。服飾是族群重要的象徵及符碼,透過服飾的再製與重現,牽動滿州鄉內的原住民族族人對文化活動的參與,進而提升對自己族群和家鄉的認同感。 (二) 調查及重現滿州鄉傳統服飾 本計畫共有五項執行內容,分別是「讀書會暨培力工作坊」、「博物館參訪」、「說明會及田野調查」、「文物整飭到府服務」、「社群網路成果展」,包含從文獻的搜集到實際搜集文物的過程,希望透過扎實的田野調查和專業的文物典藏概念,對滿州鄉的傳統服飾能產出初步的調查結果。

    • 遊境感知所

      鹹光餅是新莊最具代表性的台式糕點,蓋上象徵神明加持的官印,它不只是官將首配戴出巡的物件,也是象徵驅除厄運的平安符。然而新莊至今未有以鹹光餅為核心的體驗活動,鮮少人知道,如今廟街僅存的3間老店販售的鹹光餅口味差異懸殊,各有擁護者,其中1間餅舖甚至沒有固定營業時間,作風神祕低調,卻是老饕們的最愛;隨著傳統文化式微,吃起來乾硬的鹹光餅已不符年輕族群的口味,此計畫欲藉由與店家、學校合作推廣鹹光餅,讓參與者透過儀式體驗了解鹹光餅的文化歷史。

    • Ruljatjeng 青年團隊

      Valjulu(瓦酪露)部落經歷遷徙、文化侵襲及青年外流,導致文化傳承斷層。但隨著族語姓名運動興起,年輕人重新關注文化的議題。本計畫旨在部落建立一個充滿凝聚力的社群,促進年輕人與長輩交流、學習之外,同時記錄頭目家族歷史和文化。透過對話、訪談和展覽等方式,深化部落成員認同,並分享文化知識。目標是強化認同和 凝聚力,傳承文化遺產,展現部落魅力,以此達到文化復興、激發自豪感,加強內外交流。

    •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

      111年透過鰻魚君斜槓他朋友,團隊關注鰻魚養殖戶因應不穩定的鰻苗供應,發展出的斜槓生活,仔細觀察了彰化沿海的討散海產業,也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融入簡單的料理課程。在走訪與紀錄沿海六鄉鎮產業文化的過程中,與各路職人有了互動,認識了各領域的農漁生產者,一起以食物來述說文化與知識的念頭逐漸萌芽。 今年度希望以團隊熟悉的鰻魚與潮間帶出發,以彰化沿海農漁民的物產為材,透過食物設計的理念,規劃「口中的多元文化」、「餐桌上的生物學」兩大主題,提取生物的特色與廚藝裡的文化色彩,作為設計料理的元素,讓受眾能夠在吃下料理的過程,也吃下產業文化故事與科學知識,認識鰻魚與彰化沿海常見生物的各種面向。

    • 倒風雅客聚落

      將自身居住三合院與走訪國外生態村的生活經驗轉化與實踐於台南麻豆「倒風雅客聚落」。以總爺庄三合院與鄰近周邊之戶外空間、建築作為基地,發展一個跨越興趣愛好與族群分類、提供心理支持、感受連結與歸屬感的居場所。其涵蓋的面向有飲食、身體課、園藝、手作……等,為此空間日常運作之主軸。另外同時進行藝術工作者的進駐計畫,其目標人群為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或校友,以進駐的方式體驗以上之日常活動,最後將其在此段期間感受與內化之成果回饋於此地的大眾。目標為創建一平台連結藝術學校的年輕人與麻豆當地居民,使藝術能夠融入生活,讓藝術工作者的才華天賦有機會轉化為支持自己的物質所需;使居民能在日常生活中看見更多善與美的可能。

    • 水水富春鄉

      葫蘆墩圳 「豐原的母親河」 ,300年來孕育了整個豐原。 過去除了耆老們的記憶,好像這條「大溝」的故事已漸漸被遺忘,只遺留下洗衫坑、水上土地公廟等地景設施。如今,葫蘆墩圳第一期成功掀蓋,豐原水議題重新被重視,而我們希望藉由此契機,進行葫蘆墩圳深入調研,收集流域的故事,凝結成屬於豐原的流域影集,並繪製流域地圖,讓更多人能「走入」葫蘆墩圳。 團隊亦透過自身成員的專業背景,「創造」水的連結、「留下」水的精神,打造「留水計畫工作坊」,企圖以身體感知、空間想像的形式捲動在地各年齡層,從內而外擾動,期勉豐原人更加認同故鄉,同時傳承給新一代青年。

    • 廓仔制造

      在花蓮市海濱街上創建一個多功能藝文基地。以發展花蓮市濱海一帶的街區文化,增加地方藝術、設計量能為目標。回應上述兩個面向,基地一方面會作為一個在地事務交流空間,藉由「動感研討會」的辦理找出地方的問題與魅力,提出得以形塑城市空間的主題方向。並舉辦「共創工作坊」,藉由藝術的導入執行共同研議出的方案內容。 同時,透過「藝文書室」的建立,提供在地朋友專業知識的補給,並策劃系列地方「展覽、講座」,提供給鄰近學校師生、在地居民、從業青年一個資源交流與藝文參與的場域。經由輸入(藝文資源)以及輸出(地方方案)兩方面的相輔相成,創造一個能回應地方事務、具在地未來性,且擁有藝文替代空間功能的基地。

    • 大角工作室

      將社區場域化作劇場舞台,在地「奇老」便成了知道最多場域秘密的劇場守護者,將他們口中、掌上之「風土・技憶」編織為故事文本,透過帶有表演角色設定之導覽員的穿針引線,到訪者既是這座大角劇場的觀眾,也是在其中探索的玩家。 本計劃擬透過團隊成員之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等專業背景,盤點地方文史資源,取環境劇場、五感體驗、沉浸式參與等元素,創作開發屬於大角style的羅曼蒂克式村落導覽。首發以「隱藏版的大角漁村工藝」與「老屋石刻對聯上的秘密」為導覽文本主軸,規劃於112年夏天初登場,以靈活、趣味的展演視角,為社區帶入新的觀看視野,於村內、村外、世代之間,搭建嶄新的對話形式,並為未來持續開發不同主題之導覽路線奠定

    • 懂栗嗨

      懂栗嗨團隊根植於苗栗,感受到縣治中心苗栗市因為交通、產業轉移而衰退,在發展和民風上屈居弱勢。團隊以社會設計為思考,發現貫穿苗栗市的水圳可以做為與民眾對話的媒介,倚藉水圳蘊藏地方文史,以及當今髒臭樣貌、公共空間議題等,都在水圳軸線上交疊。 此計畫聚焦於苗栗市縣府區域,屬於水圳中游地帶,承上游傳統聚落歷史記憶,啟下游現代農村生活,此處具有標誌性的「連結」意義,呼應社會設計關注人我之間關聯。 因此,團隊欲以現地學習、藝術參與為行動,實踐社會設計「讓社會來設計」我們與水圳的關聯,從流域與城鎮等等互動關聯,從而讓地方能夠以「社會設計」方法參與社區事務,為苗栗市的「永續城市」增加實力。

    • 小人物大事集

      |轉化信仰故事,凝聚在地社區 團隊相信在地故事是凝聚社區的重要力量。位於彰化的北斗鎮作為台灣最早都市規劃的市鎮,擁有豐富歷史故事與人文底蘊,本次從社區的信仰中心「角頭廟」出發,培養居民在地認同感、創造小鎮新面貌。 |串聯在地社群,實踐永續行動 團隊將運用「保存故事─轉譯故事─創造連結」的永續方法,透過田野調查、串聯社群與打造故事館的行動,讓故事被聆聽、被保存,以人與物的力量活化小鎮故事。 |舊故事新方法,打造小鎮故事館 透過五感體驗、數位地圖和無人導覽機制,賦予古早廟宇故事新生命,用創新方式打造北斗人文信仰的故事館,預計辦理:北斗聚落地圖、小鎮探索遊戲、街區導覽、培力工作坊、信仰聚落展覽。

    • 阿德路工作室

      環境永續成為公民共同的目標與課題,團隊成員位於台灣最東南方的小島-蘭嶼,在經驗成長與工作生活中感受到島內觀光快速發展的便捷,同時也意識到人類行為所產生的各種一次性垃圾造成的衝擊。 有鑑於此,計畫號召島上青年與遊客前往島上各部落的海岸/海域,共同淨灘與紀錄海廢種類,並以工作坊集思廣益,討論海廢與日常垃圾轉化持續可使用資源的各種方式。 團隊目前預計研讀生態磚的製程與現地考察,依據蘭嶼現況作延伸與調整,並與在地青年協力製作,將淨灘與日常製造累積的一次性垃圾,延展應用堆砌成生態磚牆或藝術裝置。 本年度計劃除了以工作坊和活動擾動部落與推廣永續生活的理念之外,也預計先透過堆砌出第一道牆凝聚意識。

    • 源來適物所

      海癒小村團隊落地在華源村山海交界之處。在感性 DNA 行動 計畫當中,我們將帶領學童與社區,透過不同的感官主題探索 (嗅覺、視覺、味覺、觸感、聽覺、心感),產出感性DNA地圖與元素,逐步發現華源村土地的細節,重新看見本地元素的 原貌,「Re:mind 重回感受」的能力。 本次行動包含四階段規劃:團隊田野採集行動、社區探索與地圖工作坊、學童工作坊與學童場域海岸探索活動和體驗轉化爲華源風格展。

    • 集河工作室

      集河工作室關注高齡議題,認為高齡生活不只有照顧,也要有生活的品質,因此除了個別的照顧服務,也需要社區的生活資源和人際網絡。我們在士林福華里蹲點,和長輩們一起尋找「不是人生勝利組,也要在社區安老生活」的方法。 共扮人生將邀請社區鄰近的高中生和長輩們共學,透過戲劇工作方法打開感官和認識自己,在活動中交流生命故事,也成為共同創作的夥伴,為彼此帶來新的刺激和連結。希望年輕人發現和長輩互動也可以很有趣,為阿公阿嬤找到更多「共享金孫」!創作的成果也將和社區分享,創造更多交流和對話的介面。

    • 嶼感行為

      台灣元宵有許多盛事,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苗栗火旁龍,而澎湖則有乞龜活動。 乞龜是向神明祈求物品,有肪片龜、米龜、金龜等等,若祈求獲得則等同受到神明眷顧,對新的一年來說是個吉祥的開端。 澎湖的元宵雖然十分熱鬧,但如今也存在許多文化隱憂,一般民眾多僅關注各廟宇的熱鬧活動、各式各樣的元宵龜造型,卻鮮少進一步認識元宵龜的發展典故及創作者,以及具有地方時空背景的文化故事。 本計畫以元宵龜作為主題,與媽宮三甲聚落內的中正國小進行教學合作,將元宵龜的文化脈絡透過豐富、有趣的主題呈現並推廣出去,邀請社區內的師傅、老師或業者共同授課,並讓學生學習走入社區挖掘故事,因為我們相信孩子就是地方擾動的最佳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