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
行動者們
  • Changemaker 組
    • 厝邊味

      臺北市大橋頭,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因鄰近大稻埕商業圈與都市建設發展時需要大量勞動力而衍生的臨時人力市場聚集成立。而在大量勞動人口移居與進入後,直接見間影響大橋頭街區一帶的人口結構與飲食產業。而近幾年因人口高齡化,居住房屋老化等狀況,近期大橋頭街區大量的拆建與都更新建案,改變了空間、人際關係以及產業結構的改變。此區標誌性的勞動力飲食文化,也在缺乏傳承者、都更搬遷,或現代飲食口味轉變等挑戰下逐漸式微;飲食文化是一種地方生活方式的呈現,而食物對街區的文化與情感鏈結具有特殊意義與特性,因此我們希望用【在地飲食】角度紀錄正處於轉換期的街區,將轉變中的大橋頭飲食風貌,傳遞給更多對地方飲食與文化有興趣的人們。

    • 花米奇

      本計畫旨在打造花蓮社區的青銀共學,提供學童和社區居民放學後、休假時的活動場所,涵蓋音樂、塗鴉、滑板家具製作、花藝等課程,以培育本地青年才能。同時,透過溝仔尾街區小旅行和新型態走讀,結合地方文化、美食,增進來訪者與花蓮的連結,提供商機和工作機會。此外,計畫也包括國際交流,邀請日本滑板專家來台進行教學交流,改變大眾對滑板等街頭文化的印象。團隊還計畫開發新型態商品及伴手禮,結合街頭文化和溝仔尾既有特色,增加附加價值。最後,計畫將成果結合成市集活動,展示成果、銷售商品,並舉辦趣味競賽,期待活化街區,共同創造共享共好的社區。

    • 洋洋墨水工作室

      建立離島上的自媒體培力平台,透過島嶼青少年的媒體創作能力,以及團隊過往曾經執行的PEOPO公民新聞經驗,帶領學生理解媒體的產製過程,並且有能力創作出具有水準的影音紀錄作品。 1.梳理自身家族歷史,化身小小主播,創作PEOPO公民新聞。 已經與學校合作課程,於每週三進行紀錄採訪培訓,先從學生的自身家族脈絡為核心,建立對於島嶼漁事的概念,從中的故事文本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外,將進一步與學生製作虎井PEOPO新聞,帶領學生成為小小主播。 2.進入社區採訪耆老,製作島嶼漁事文化刊物誌 鑑於島嶼正面臨漁事文化斷層的困境,以及老年人口逐漸凋零的狀況。帶領學生進入社區採訪耆老們,一方面以影像記錄

    • 忽悠旅社

      在地方的實際的生活經驗中,我們觀察到金大生和返鄉青年是主要的青年組成群體。然而,金大生雖然會在金門待上至少4年,卻因校園區位與生活型態等因素,比較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不易深入接觸地方社群。反之,返鄉青年如有自己的創業項目,一般而言至多將金大生視為潛在客群,而非在地方共同生活的青年夥伴。因此,本計畫預計舉辦文化走讀、產業體驗、藝文講座和文史課程等活動,模仿「打開台北」讓地方青年有機會認識自身生活所在的理念和模式,來設計本次提案中預計執行之活動內容。一方面,讓返鄉青年與金大生,乃至於其他地方社群,有多向交流的機會和平台;另一方面,也促進所有在地方生活的群體,都能更加認識金門地方的社會脈絡。

    • 樸植作

      「依島而生-翻轉澎湖永續生活」計畫,致力翻轉澎湖大量仰賴外地物資輸入的惡性循環,重新找尋在地新的可再生資源,轉化用於現代生活中。將接續前兩年計畫成果,更進一步深化青年與社區協力模式,除了延續引入外界資源探索、共創銀合歡產業價值外,更加重視如何讓去年建構的合作關係能有新的持續發展。我們將透過本身的設計力、永續材料應用、青銀共創等專業背景,依據合作青年團隊/事業體的發展面向,整合社區產業共創、共構新的產品/體驗服務方案。期許能持續實踐「取之自然·用於生活」的理想,讓澎湖植感自然循環經濟成真。

    • 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

      新埔兩百六十年的歷史當中乘載著各式各樣的聲音,有鐵匠鋪敲打農器鑄鐵的聲音、有製作手工線香竹子碰撞的聲音、有新埔第一第二市場叫賣的聲音、有柴燒柿餅的柴燒聲,「新埔」在歷史洪流的進程中有許多聲音熱鬧的陪伴,而本案將延續並檢討112年Changemaker「共譜新埔-聲景採集展」的提案,與新埔鎮數位學習中心DOC配合擴大採集,並將新舊的採集內容以Podcast形式將田野故事註腳上傳到串流平台,並由兩位音樂製作的夥伴透過故事的討論元素製作獻給故鄉的歌。

    • 野蓮漂流工作室

      本計畫嘗試延續去年「城鄉漂流 野上野下採集行動」計畫的實作方法,延續並持續招募城鄉之間失根漂流的青年進鄉成為地方關係人口,以此進一步深化關於「野性」的在地產業化論述。「野」代表的是一種非正式的、規範之外的、逃逸的概念,同時也是社會當中創造力與生機活力的來源。透過引介進鄉青年體驗過去美濃常見的農村「摸螺覓蜆」活動,青年們以身為度,形塑出自身對於地方的認知,同時在此過程當中以「野性行動」串接起「野食」與「野性空間」的元素,如同午後雷雨一般連結在地的生態樣貌與圖譜,以此組裝出在地化的生態論述與青年視野。

    •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

      彰化海線位於臺灣西部,擁有獨特的沿海風貌。雖缺乏大型港口,但潮間帶寬度超過五公里,成為沿海六鄉鎮許多產業的發展基礎,這片泥灘地孕育豐富多樣生態,潮間帶更是天然的生態教室,然而,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潮間帶生物明顯減少,因此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地,一直是我們努力目標。 港灣溜魚透過學校課程、營隊辦理,設計多元海洋課程,在本案中,希望培養更多關注彰化沿海的青年,擔任課程種子教師,由團隊與青年共同策劃兒童營隊,參與社區行動,提升青年對於在地價值的認知,增進對土地認同感,通過參與社區型營隊,傳遞在地文化和價值觀,促進青年自我成長,亦透過營隊增進孩童對於家鄉認識,共同參與彰化沿海發展和保育。

    • 日日製作舞團

      預計結合本團執行中的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2024員林駐藝‧日日舞力─彰化員林演藝廳駐館計畫」。除以藝術創作為核心目標,透過濁水溪的實地踏查,將其融入藝術創作中而執行的「流藝三部曲」之外,延續本團特有日日借駐計畫的機動性與流動性,於員林演藝廳的藝文店家清單中,洽談兩個產業類型的店家進行借駐後,以店家所在社區為主進行演出,預計執行3年,每年兩個店家,期望透過非典型、近距離與專屬性強的表演特色,以及日日製作舞團「「藝術融入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藝術實踐行動,將表演藝術出帶進社區,與員林演藝廳扣合形成藝文生活圈。

    • 孢子蒝工作室

      「香山B+行動」指稱透過挖掘地方上生活中的文化軌跡,以創生力、設計力與青年團隊的活動力將其擾動後,再呈現出別有不同風貌的過程;進入「香山B+行動 2.0」階段,代表孢子蒝要把2020至2023年間執行創生計畫的經驗通盤整合,提出符合自身專業領域與實踐地方精神的大型行動;「角落裡的小農烏托邦」要從探索地方農村精神開始,在小農日常生活中探索美麗的烏托邦,並將其堅守的職人精神轉譯為得以傳播的互動內容,實際為在地民眾持續辦理香山農村藝術創作系列活動,內容包含:動靜態展出、讀書會、青年營隊等不同形式的藝術導入互動方式呈現,並且進一步成為在地校園或創生基地得以使用的教案,在地方體驗中提升美感教育素養。

    • 鹹味島工作室

      《東引畫刊》於民國73年5月20日創刊,至民國79年,一共發行了五本刊物。王易謙表示,當年尚未開放觀光,許多人對外島有很多想像,如果能出版刊物讓到東引服兵役的官兵們可以寄回家裡,家屬能夠放心,也能解開大眾對外島烽火連天的舊印象 該刊物主題多元,記錄了民國70年代東引島上的民生發展、軟硬體建設、地方風俗文化……等不同的主題。在編排上,全彩的刊物以圖片為主,整頁、跨頁的編排屢見不顯,今日回頭看仍是一套可讀性非常高的刊物。 30年後的東引,經歷了戰地政務解除、觀光立縣、到現今的慢城藝文設計之島。本計畫將以《東引畫刊》為精神指標,復刻一套「東引畫刊PLUS」,將東引的前世今生接續起來。

    • 台北市六庄文化發展協會

      萬華南區的「加蚋仔」,早期曾經是大台北地區茉莉花原產地之一。本計畫以「茉莉花製茶產業」為主題,與東園國小學校資源結合,利用校園周遭地景走讀+課間協同業師教學,透過歷史走讀、分組實作、影像紀錄及地景改造等行動,建立校園周邊共學環境優化,並持續讓學生可以參與,提升學習興趣。過程中亦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加蚋仔地區家鄉環境,並激勵學生主動探索及創作,建立對地方公共事務參與的興趣。

    • 懂栗嗨

      懂栗嗨以水環境為題材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發現應加強地方民眾肯認自己能涉足「公共事務」並產生改變,因此懂栗嗨期望建構由青年自身能力、事業領域出發的參與路徑,並且援引苗栗市過往為後龍溪流域樞紐位置的特點,廣納後龍溪流域青年及文化題材作為後盾,並選址於具有交會特質的傳統市場為基地,逐步以環境清掃、專長導入等提升與社區交融,最後建構地方民眾可以永續投入的「菜美會」,讓菜籃族們及市場攤商共同集資方式來繼續改善社區環境。

    • 馬卡道青年小組

      作為屏東的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青年,過去幾年我們從十字繡衣飾文化的調查和認識開始,透過文物檢視和實作課程等多種手法,讓馬卡道的刺繡工藝和族群認同在跨部落青年之間逐步實踐。今年,我們要將工藝主題收束成出版物,轉型朝著青年組織工作前進。 112年,我們正式形成青年組織,透過議題主持培訓和讀書會彼此培力,並透過共識營的共作、舉辦和後續效應,連結並凝聚當代馬卡道族青年,共同形成務實的行動方案,一起開啟原住民族及馬卡道族文化議題的討論—我們一起實踐、一起抉擇,一起成為馬卡道族的自己。有別於112年的初試啼聲,今年我們將展開包括文本的、身體的、田野的體驗策略。

    • 茶說旅行

      去年的茶席活動結束後,團隊希望透過產品作為延續,持續介紹鹿篙與連結鹿篙的紅茶產業,後續的反饋也使我們我們也回頭思考鹿篙紅茶是什麼,是否有機會作為社區產業進行發展等問題。 今年期以更整體、活潑與年輕的形象,透過更多的訪談採集與挖掘地方過去與現在和紅茶並進的生活故事,整理出鹿篙茶事生活與歷史文化脈絡,使社區能有個人以外,對於地方的共同記憶與共同生活感,能繼續被講述下去。後將podcast的聲音導覽和生活旅行式的短影音與紅茶商品結合,協助社區整理出一套多面向、更生活的地方故事,同時延續和農友的合作,並加以擴大,加入一位社區青年;也期待遠端的消費者透過五感體驗地方農茶事生活。

    • 去(Khu)海女神龍

      以海上作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澎湖,女性角色長期被忽略,但女性其實是支持澎湖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 去(Khu)海女神龍團隊,在過去二年累積了澎湖婦女的山海知識,包含山(菜宅)─菜宅介紹與種植攻略等;海(潮間帶)─採採集石鱉、螺貝類等;曝曬醃漬技術−高麗菜、越瓜等。彙編成「澎湖婦女山海知識圖鑑 採集篇」,以及「醃漬物篇」刊物。 今年將與不同青年團隊合作,深化調查本島及離島地區的婦女山海知識技藝,從採集、曝曬醃漬技術到飲食發展脈絡,以整年度為單位進行更全面的訪談調查,完整地呈現澎湖婦女與環境共生的多樣態生活方式。 同時辦理文化教育體驗活動,打開與學校協作教學的機會,以達教育傳承及女性賦權的目的。

    • 師大白鹿洞

      從全台連鎖,到現在獨立經營,師大白鹿洞和酷拉皮卡都還沒有下船。多方嘗試,一直延伸鹿角,推出各種有趣的企劃。近年以社區、社群的報紙「洞報」來建構「當代租書店知識論」。並將地下空間變成異世界入口,連結漫畫、劇場、出版社、ACG、言情小說、社造等社群,展現「在串流平台的面前我才不要認輸!」的態度,立志成為租書店的活化石,要當最後關燈的那個人。今年除了繼續做租書店的調研輸出,舉辦實體書的修復工作坊與講座外,我們還會跨足影音製作,除了「租書店使用指南」的影像化,再以「聲景導覽地圖」帶有互動性的方式打開租書店的空間,並加強社群媒體經營,從臉書移轉至IG,誘發不曾聽過租書店的年輕族群,來到這個酷酷的地方。

    • 臺灣新二代暨東協青年發展協會

      我們是臺越新二代,同時也是臺灣新二代暨東協青年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及秘書長,我們致力於推廣東南亞文化及新二代議題倡議,近年來新二代們面臨著社會賦予自我認同的挑戰和社會期待的壓力以及臺灣社會對於東南亞文化上的不理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過去四年中努力實踐多元文化的理念。而這次,我們提出了「多元劇場入校計畫」,希望透過藝術教育,培養孩子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並促進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發展。透過此計畫,我們希望為下一代建立更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我們期待教育部的支持,共同實現這個目標。

    • 社團法人籿苗教育發展協會

      於去年執行狀況發現,目前【社會少女】及【實習少女】的出席還有穩定狀態不如【青春少女】,而以成效來說【青春少女】的穩定出席以及向心力還有團體裡給予的回饋狀態,說明計畫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已經有實質上的改變跟成效,且協會之據點對她們來說已有一定的地位,因而今年希望計畫延續,但會調整將更多重心放在這群青春期的少女身上。本會也期望計畫能帶領青少女在大南澳這裡有一個穩定的支持系統,並將可信任的女生社群建置完整。同時本會也透過每週穩定聚會和課程,以南澳在地如何和這群青少女工作的方式記錄此模組,期許這樣的模組能對更多相似的社區有所幫助。

    • 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

      嘻哈文化對於我們一直以來是重要的喜好興趣與參與社區的媒介,回頭檢視過往兩年的經歷,我們從將嘻哈文化作為一種擾動地方與在地互動的方式,轉變為彼此間的相互陪伴與共同學習且效益擴散。基於建立下的里程碑,我們決定以更多型態的樣貌與課程設計,持續陪伴仁里社區並連結仁里社區周邊的據點與單位,試圖透過嘻哈與在地連結來翻轉地方。
本次計畫開設的工作坊與活動比過往兩年的計畫,更著重於貼近在地文化價值與青銀間共同產出新事物的創意性,且實踐過往的青銀陪伴之教案模組,並加入不同族群文化脈絡差異性的討論與整頓因文化差異所導致之刻板印象,
共創出與以往更具有鑑別度且更耐人尋味的邦查風味。

  • Actor 組
    • 原味臺東

      「潮音軌跡:三仙台島嶼印記調查記錄與傳承」旨在深入探索臺東縣成功鎮三仙台的海洋文化與歷史。身處地方常遇到遊客於本地發生意外,卻面臨無法提供準備位置與消防隊,造成時間上的耽誤影響救援協助。 透過計畫結合地方文化專家和當地社區合作夥伴,進行全面調查、紀錄和傳承工作。 將從三個方面展開: 1. 深入研究三仙台地區的地名由來、島嶼的形成背景和文化特色,通過文獻資料搜集和田野調查,將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整理和記錄。 2. 利用地理資訊系統技術,製作出一份精準的地圖,標記出重要地點(常用名稱與現在名稱),為遊客、消防隊提供方便的導覽和探索。 3. 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展覽和教育講座,將三仙台的獨特文化

    • 馬當部落青年拉電車

      馬當部落拉電車(86-88年次)屬於年齡階層的青年階層,於2014年因東部鐵路電氣化故命名為拉電車(La tingkisya) ,今2024年已成立滿十年,因長期參與部落事務與傳承文化,馬當部落拉電車也開啟了傳統文化的振興與延續,想藉由計畫與持續多年的堅持,透過田野調查、課程規劃、部落青年之認同文化交流,讓部落文化增進青年認同感,鼓勵現代青年能更勇敢積極參與志願服務部落建設和發展,並且建立馬當部落青年歌謠傳唱隊以便建立青年歸屬感之文化傳承。

    • 竹水草而居

      計畫旨在透過深入了解與振興台灣芎林鄉華龍村與五龍村(舊稱鹿寮坑)的社區文化與自然資源,改善當地因人口外移所引發的教育及社區自信心問題。計畫包括田野調查、社區資源盤點、講座/工作坊、社區走讀活動、營隊設計及成果展分享,希望可以促進居民與在地工作者對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的了解與情感連結。 其中營隊活動融合文史教育與森林探索,包括文史定向越野和竹教具製作,希望提升參與者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同時培養動手製作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計畫成果將透過影像紀錄與繪製紙本文史地圖呈現,透過實體分享回饋給社區,共同探討未來社區發展的可能性。不僅深化居民與學生對家鄉的認識和自豪感,也為社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 回嘉的孩子

      根據喬健文獻中所提及利嘉部落的家族名以及現今部落還存在或者曾經在的karuma'an(家屋),製作出一個利嘉部落karuma'an(家屋)分布地圖,讓現在的族人認識部落的家族名有多少,讓族人們能夠找回失散已久的家人及家族名,並將「喪家」的定義找回。 藉由與耆老訪談及資料整理,讓我們能夠一步步認識家族的分布和家族與家族間的關係,再透過與部落族人間的會議及討論使部落組織間有聯繫,讓更多人能夠知道家族名對其而言之重要性。 家族名是對於原住民族而言是重要的存在,名稱背後存在著在部落中的地位及故事之外,也是一個歸屬,希望在過程中族人們能夠認識自己的部落,找回屬於自己的家。

    • 馬太鞍青創力

      此計畫將命名為Kamaro’的用意是邀請長者請「來座」,青少年與青年「請做」傳承,由計畫發起人在部落成長的背景下,以盡力為部落文化做出貢獻的角度啟動了尋根計畫。看見部落耆老與青年對文化的認知不同之處,加上青年多長居在外縣市,因此若要有效地傳承文化,須以居住在部落的青少年與長者為主體,然而,青少年雖在部落,卻缺乏能有主動學習文化的機會,因此,本計畫以互動與訪談的方式,由青年帶領青少年向長者學習文化,以「馬太鞍16首古調」、「人物誌」為學習文化素材,加上數位科技的學習,產出繪本、影像紀錄、展覽館等,進一步提升部落參與度與文化認同,讓青少年瞭解自身傳承文化的價值,同時實現文化的永續傳承。

    • a ri vaigi 混青年

      木製的食器或器皿在原住民族群裡是十分常見的器物,但隨著時代的改變許多物件可以使用貨幣去做取得,加上人口外移嚴重部落裡剩下的是年幼的孩童或是老人,這項傳統工藝被迫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苟延殘喘。 本案希望藉由製作木雕湯匙,去尋回這項即將流逝的工藝,同時提倡環保意識,讓青年跟著部落長老一同學習與製作,去尋找這些木頭的來源並懂得辨識,去學習製作傳承這項工藝,不單只是用文字紀錄或是影片、照片,而是身體力行,讓每位青年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去認識、去學習、去維護,達到部落文化永續發展傳承的理念,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承的載體。

    • 倒風雅客聚落

      延續去年創建一跨越興趣與專業領域之藩籬,提供藝術青年「庇護」、「療癒」與「賦權」的居場所,作為在地居民與藝術青年的交流平台,連結兩方族群,使彼此皆獲得助益。因應去年執行計畫、夥伴合作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今年加入了更多培力青年的思維與組織管理、制度建立的元素,盼在理想與實際、隨興與效率之間獲得平衡,希望讓成員進行團隊目標之餘也能發展自身事業。並加入了長者傳承智慧的新主題,藉著史料的蒐集與推廣,讓身為外地人的青年們能夠更認識腳下的這片土地。同時也作為社會觀察,讓青年夥伴思考藝術之於在地的實踐方式及可能性。

    • 三酸柑遊子

      本計畫以「溪流共生」為核心價值,從文化、產業、教育、保育等多方面展開行動。 首先淺談目標,於宏觀面,我們將展現「溪流」在現代鄉村的觀光與人文價值;於微觀面,我們會為參與者設計深度的自然體驗,從而建立參與者對溪流共生的初步認同或情感連結。 接著是執行面,我們的行動分為四部分: ● 創造共生場域 ● 溪流共生體驗 ● 品牌行銷推廣 ● 地方回饋行動 我們將採取整合策略,線上利用新媒體多元行銷建立品牌,線下將修建小溪學堂、共生菜園、社區第三空間等硬體空間,並且設計旅程、規劃課程和餐會,圍繞著「溪流體驗」建立起一系列社區行動,以期成為本地溪流共生理念的典範。

    • Valjulu青年力

      我們的計畫旨在促進部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尤其聚焦於傳統美食的製作。透過長者與青年的互動,我們將探索和記錄傳統美食的製作流程、文化意義以及背後的故事。首先,我們將進行採集工作,蒐集部落傳統美食的相關信息和口味記憶。接著,我們將邀請長者作為導師,教導青年製作這些美食,並通過實踐來傳承文化。在七月的傳統祭典「收穫祭」上,我們將與村民一同製作這些美食,展示我們的成果並與社區共享。最後,我們將通過影像紀錄的方式保存這一系列行動,包括製作的流程,以便將來的傳承和推廣。透過這個計畫,我們期待能夠促進部落文化的傳承,加強長者與青年之間的交流,並提高青年對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推動社區的發展與凝聚。

    • 卵生居

      卵生居位於澎湖西嶼的大池村,是個人口稀少靜謐自然的小漁村。 今年卵生居除了持續延續藝術家駐村教學外,為了讓孩子們提升對家鄉的認同感,卵生居今年將舉行走訪西嶼十一村的藝術之旅,讓小朋友們騎腳踏車到達西嶼十一個村莊,再透過各村職人、耆老、小朋友三方一同介紹自己居住的村子,並在各村進行多種媒材和技法的寫生創作,藉此讓小朋友用藝術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鄉,最終將小朋友的創作印成明信片,在各村雜貨店或公共空間裡販售,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此外,我們將把所有創作都展在西嶼第一街——竹仔街。 去年計劃的目的在連結藝術家和當地孩童進行深度對話及創作;而今年希望孩子以自己家鄉的美為榮,以自己的創作為傲。

    • 起家攤仔

      埔里的第三市場為在地知名的人群聚集聚落,但在2019年的一場大火讓大眾開始討論市場老舊、交通堵塞、閒置空間過多等問題,加上現代社會更崇尚快速方便,市場便逐漸被貼上老舊、過時與不方便等負面標籤,忽略了市場代表的歷史意義與聚集人群的情感連結。因此團隊希望能從市場的多元面向出發,藉由不同型態的遊程體驗:包含在地田調走讀、市場職人工作坊、專屬市場的地方小誌,最終將上述活動過程透過遊戲設計的方式轉化為市場的實境解謎遊戲,帶領在地群眾與學生能重新認識傳統市場的更多可能性,也促發地方居民對於此處更多的認同及未來想像。

    • 源來適物所

      今年的行動將以海灣月報為載體,達到對內彙整社區資訊,對外呈現社區樣貌的用途。延伸去年的內容【Re:mind :探索華源感性DNA行動】,將田野調查所採集的五感元素、訪談居民的逐字稿內容及華源DNA五感地圖,以完整的形象呈現出來。對於社區而言,除了是能讓資訊流通,對內溝通的工具,也達到「Re:unite重聚在一起」凝聚並整合社區的效果,透過發行的過程,緊密和社區互動,加深團隊與社區的連結。我們將華源村的美好,無論是山海還是人情味展現給社區外的群體,讓它不僅僅是一份擁有資訊量的報紙,同時也是一個展示村莊風貌和特色的載體。面對著來訪的客人,它擔當起向外傳遞的角色,展示出這裡的獨特魅力。

    • 建和鹿寮的年輕人

      位於台東市建和(Kasavakan)部落的一棟鹿察,閒置約30年的時間,過去部落人人口中的鬼屋,是曾經居住於此的客家人位養鹿所建造的場所,故我們簡稱之「鹿寮」。 這幾年部落青年活化該場域,分別針對屋頂、門窗、照明基礎設施做修繕,前年更在其後興建了部落餐飲品牌《部落草地便當》之厨房及用餐空間,但離夢想中的文創基地仍有一段距離。 鹿因神話在Kasavakan部落有著特別的意涵,修繕鹿察來打造青年發想基地,更可隱喻為孕育部落新創產業的溫床,利用營造的成果來成為部落新亮點,開啟部落文創場域的第一扇門,讓場域有機且流動,透過鹿察作為青年發想基地來實踐青年回流及留鄉的願景,優化部落青年團隊發展能力。

    • 漂丿少年家

      為使技職教育能夠不再受到不如高中的評語,本團隊將帶領高職學生們進到金門縣金湖鎮的山外里、新市里、新湖里三個社區當中進行服務。為發揮學生所學與一技之長,將由團隊負責人皓傑培訓學生基礎汽機車保養與檢修,而團隊成員鈺儒將協助學生建立團隊關係與團隊動力。我們將行動分為團隊建立期-培訓期-行動期三個部分,透過汽機車檢修保養的技術,使學生與社區民眾能夠有互動,與社區友好並翻轉讀高職就是劣等生的印象,同時也讓一些老舊汽機車能夠透過保養維修使其延長壽命,並讓學生教導社區民眾汽機車如何自我保養的技巧,以及重整廢棄工廠,使之重新運作,最後帶領學生透過環金門島的行動讓更多人、社區看見。

    • 富富·小山岡

      桃園楊梅的富岡,早期為南桃園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有著多家的客家飲食店,在市場裡,更可看見各式地方媽媽的小攤,客家黑豬肉攤、販售自家醃製的醬菜以及代表該節氣意義的粄食。 透過紀錄富岡客庄「日常生活」以及「節氣」時候的飲食餐桌, 蒐集飲食文化與生活之間的連結,讓在地具有「餐桌好味緒」手藝的婆婆媽媽們,能夠透過採訪紀錄,讓在地的客家飲食文化能夠被保存記憶。 以「富岡人的餐桌好味緒」爲主題,呈現5位富岡人餐桌生活節氣會出現的料理,透過設計「飲食味緒料理」圖卡,從圖卡中設計中屬於心中富岡記憶的料理,用飲食串起在地故事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記憶。

    • 小島靠山

      本團隊的5位馬祖青年結合不同專業,重新發掘塘岐社區之文化遺產與故事,增添馬祖觀光旅遊的價值,解決馬祖觀光文化體驗不足,並促進社區居民的連結。我們將塘岐的故事設計成具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馬祖文化走讀體驗,內容包含先民故事、社區遺落的生活遺跡、再結合馬祖語趣味導覽、並藉民俗植物認識先民智慧。以及,我們將設計具吸引力的平面廣告宣傳,上架到網路平台銷售,讓珍貴的歷史細節帶回社區居民及遊客的視野中,以提升塘岐社區居民對於社區歷史的認識及興趣,同時增加塘岐社區發展協會的收入,以利社區未來永續發展。

    • 秋拿青年

      「柑仔店」是過去人們購物、交換資訊、談天交流的場域。「秋拿」音近台語的「樹林」是樹林人搭乘火車往返的過程對列車廣播印象最深的詞語。本計劃規劃在樹林區三福里中打造間期限定的臨時性的柑仔店,結合團隊夥伴的專長,以雜貨店為媒介進行居民故事的採集。 透過各次期間的主題設定進行的臨時雜貨店運作,邀請在地居民前來參與,分享人生歷程與故事,經過各故事的蒐集與彙整後將各別居民的資料進行彙整成冊,並於後續進行展示的呈現,讓臨時柑仔店成為一個資訊蒐集的驛站。透過柑仔店將在地居民的故事好好收整,轉譯後呈現在居民面前,讓柑仔店這個驛站能夠乘載著區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在後續以期間性營運的方式出現在居民們的生活之中。

    • 小報石岡

      石岡區位於台中市中部偏北,近年人口老化指數攀升,此地區已邁入超高齡社會。2023年自然增加率呈現下降趨勢,然社會增加率卻是增長。2022年,小報石岡的成員陸續回到石岡居住,成為統計數據上的社會增加的指標之一。然而居住是一件事,生活卻是另外一件事情,青年要重新融入在地社群是困難的,缺乏進入的契機與管道,再加上學齡期間與社區經驗產生斷裂,從以上兩點反思,團隊成員在思考「回鄉」這件事情,應該回到建立關係跟連結。我們想以「創作一首屬於石岡的歌曲」創造與不同單位之間連結的契機,透過共創歌曲產生世代、社區內部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延續2023年團隊發行的地方刊物—「小報石岡」,提供在地學生/年輕人,一個發表書

    • 湯仔城特攻隊

      《湯仔城奇域記:解鎖鵠仔山》延續去年「湯仔城記憶首部曲」對於礁溪地區的初探,我們希望更深入探索每一個湯仔城桌遊地圖上的地點。「鵠仔山」是一座礁溪人抬頭就會望見,卻也最不熟悉的山。今年我們將延續去年的成果,串連不同世代:邀請多名地方青年擔任工作坊講師,延續共融共創的精神;帶領青年走進鵠仔山及其文化,進行踏查、採集;舉辦融合自然與療癒的培力課程;共創兩堂適合地方長輩和學童的教具與教案。作為對去年的延續,這些成果也將會以「湯仔城特攻隊小報」和影像記錄的形式呈現,並將這些成果帶回、留在社區。「地方」和一座山一樣是流動的,唯有不斷踏入用身體記住,我們才能真正認識他。

    • 集河工作室

      本次計畫希望與士林福華里的孤獨長者一起錄製podcast,我們在社區蹲點拜訪獨居長者,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家中,並反應生活的無聊。我們希望將在網路和街頭向年輕人蒐集故事或提問,接著帶進長者家戶對談他們的人生經驗,並將對談的過程錄製成podcast,。   我們也會將podcast節目透過手機課程、市場擺攤在社區中分享,瞭解其他長者對於節目的想法以及收聽資訊的管道。最後我們將辦理一場實體茶會,讓透過podcast交流的長者和青年,創造實體的互動。   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次行動,和長者交流更多生命經驗,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更多連結,並分享有趣和發人深省的談話內容,影響更多青年和社區民眾。

    • 滿州沒有三點水青年共識

      (一)在地青年共識的行動方案 此為地青年自發辦理「滿州青年共識營」中,共同討論之可行方案之一。服飾是族群重要的象徵及符碼,去年滿州鄉收穫祭是青年第一次集體的圍舞,穿著各自不一樣的族服,不一樣的美麗也帶著不一樣的惆悵。今年以重製ljavac(又名攜物袋/情人袋/檳榔袋)為目標,讓每個不一樣的人,又都擁有相同的配件,進而凝聚青年的集體意識及提升對自己族群和家鄉的認同感。 (二)持續調查滿州鄉傳統服飾及重製ljavac 去年團隊以廣泛的服飾普查為主要任務,今年持續針對服飾調查之外,希望能重製服飾中的ljavac,故將透過「博物館參訪」、「部落說宣傳說明」、「尋找ljavac調查研究」(部落耆老/

    • 五漁村HOW野青年

      「如果家鄉認同感沒有真實的接觸,所謂的故鄉跟他鄉其實並無不同。」過往五漁村的長輩因為對附近的山、川、里、海都瞭若指掌、懂得觀察及動手實作,才得以發展出順應自然的生活技能及產業。而現代「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們在社會型態的改變中,漸漸不具有真實的自然互動經驗與能力,而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危險也並不因隔絕接觸就不會發生。 五漁村How野青年期待透過第一階段的海村囝仔小學堂「青幼共學:擁有安全親近大自然的能力」及吸引「五漁村How野青年的社群聚集共學」找回海村人冒險DNA,一起陪伴孩子們跟自己,大聲驕傲喊出我們是海村囝仔!

    • 森跡Forest&Future

      身為靠山的孩子,或許我們不該忘本。 行動旨在激發公眾對森林議題的關注,建立人與森林間的深厚連結。利用森林系所學設計課程、體驗活動與實地探訪讓林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傳至社會。計畫圍繞森林系列課程、林場營隊及培訓學生於地方市集、社區進行國產材議題推廣。將森林永續理念深耕學校、社區並激發參與者興趣。行動社區為三星鄉:積極復原林鐵文化之地。與三星國中合作以森林教育為主題、108課綱為框架,設計貼合國中生的環境教育課程。用行動翻轉在地民眾對伐木的想法;培養學生將木材與碳排做連結,激發其對林業永續發展興趣與熱情,期望在三星鄉打造一個森林、林業教育的標竿逐步蔓延全台。

    • 浮游藝術共創工作室

      1030星球,取名源自浮洲火車站的車站代號,從浮洲客觀的歷史脈絡出發,講述一群本來不屬於這座星球島嶼的人們,因著各樣的緣由來到這裡求學、工作或定居,他們遇見了彼此,共同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而產生了對未來新的想望。 本次行動將以聽見地方的調查內容為基礎,揉合在地小人物的生活記憶,融入戲劇猜謎的元素進社區巷弄,使參與民眾能與街區互動、建立關係;透過懷舊的創新劇本演繹島民故事,內容不僅是浮洲居民才能感同身受,而是多數人都可能曾經面臨過的生命情懷,創作具有世代共鳴的浮洲專屬系列定目劇,並藉由串連藝術教育園區能量、與青年店家合作開發特色商品,擴大推廣人文價值,傳承在地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