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大角工作室
:::

將社區場域化作劇場舞台,在地「奇老」便成了知道最多場域秘密的劇場守護者,將他們口中、掌上之「風土・技憶」編織為故事文本,透過帶有表演角色設定之導覽員的穿針引線,到訪者既是這座大角劇場的觀眾,也是在其中探索的玩家。
本計劃擬透過團隊成員之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等專業背景,盤點地方文史資源,取環境劇場、五感體驗、沉浸式參與等元素,創作開發屬於大角style的羅曼蒂克式村落導覽。首發以「隱藏版的大角漁村工藝」與「老屋石刻對聯上的秘密」為導覽文本主軸,規劃於112年夏天初登場,以靈活、趣味的展演視角,為社區帶入新的觀看視野,於村內、村外、世代之間,搭建嶄新的對話形式,並為未來持續開發不同主題之導覽路線奠定

一起來搞事啊:)
2023/11/03

一起來搞事啊:)

一起來搞事啊:)

大角style的羅曼蒂克式村落導覽計劃的起心動念很單純 就是家人夥伴們聚在一起,看能搞什麼好玩的事? 驚喜持續發生中,家族與地方的凝聚力也悄悄發酵、長大中~   自從年中有了工作室基地,開始地方文史故事的搜集後 分別有傳統漁村工藝、宗教信仰與宮廟文化、地方產業等田調路線 我們家族中的長輩,叔叔伯伯姑姑嬸嬸伯母等,陸續關注起我們在幹嘛? 例如大伯看到我們四個堂姐妹同時出現,便問起「工作室今天有活動嗎?」說著等他午覺醒後過來看看 例如我們在路上導覽走著走著,叔叔嬸嬸默默騎著腳踏車跟在後頭,幫忙看路、提醒來車 例如在台經營海鮮餐廳,年屆退休,返鄉來蓋房子的鄰居阿伯,聽聞我們在做的事二話不說要贊助我們   這個計劃讓我們以全新角度與村裡的長輩互動,更深刻的感受到他們嘴上不說,但濃濃的關心與愛 然而,最令我們感動的,是退休的國禧(瑞儀、瑞心的爸爸;昭淳、昭涵的三伯),從一開始不斷說著「我們當後盾,你們有需要幫忙可以跟我們說」 到後來自己在網路上查到專門給樂齡族群的社區提案計畫,獻出了他此生的登台簡報初體驗 提案內容想的是從我們的大角街區導覽獲許靈感,結合自身徒步旅遊的興趣,設計了一套西嶼的散步之旅,並計劃榮幸獲選,即將在2024年展開行動 看著為家人、孩子奉獻一輩子的長輩,從被動的默默支持,到受到我們的感召(?),主動發起並著手實踐自己的夢想,真的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事   誰說長輩就該如何、青年就該如何呢? 既然同是對地方、對生活有所熱愛 不分性別、年齡、族群,大家都是一起玩耍搞事的好夥伴!

閱讀完整內容
意外長出的周邊企劃與導覽地圖?!
2023/10/30

意外長出的周邊企劃與導覽地圖?!

意外長出的周邊企劃與導覽地圖?!

在九月底中秋連假時,我們完成了首場大角style導覽的封測,邀請澎湖在地的返鄉創生青年們來觀賞 導覽的腳本由「兩位立場相左的地方創生青年討論文創周邊商品開發」為主軸展開,兩位主要演員(導覽員)的角色即是「大角工作室成員」,一位飾演無厘頭業務派、一位則飾演衷於文史脈絡派 沿途在兩人的辯論中,帶出地方的故事,然而這樣兩種立場的討論,是從事地方工作很常遇到的 無論是封測場的觀眾回饋,或是事後我們與地方文史顧問們分享,都收到出乎我們意料的回饋——原本特意設計的無厘頭、荒謬的周邊商品提案,在同路夥伴眼中看來,竟然是可行的! 意外收穫了一些大角工作室開發周邊商品的靈感(?   雖然changemaker計畫漸入尾聲,但這幾個月來的行動對我們而言,卻像是起點般,充滿驚喜、充滿無限可能 越是行動,就越是看見更多我們能在地方做的,能為地方做的事   發現「導覽」像是個平台,能夠把我們「帶著外出所學的眼光」回來,在村子裡搜集到的故事與記憶,重新編輯、梳理,透過導覽的形式,轉譯給觀眾,又同時能從觀眾那裡再收到新的眼光,十分有機的循環著   原本計畫中規劃的封測場次,還有家人限定的專場,原定雙十連假要舉行,因為颱風攪局而取消,預計延後至農曆年假期間舉行 前陣子,工作室夥伴們討論著12月changemaker計畫成果展擺攤要準備的東西,我們決定設計一款「導覽地圖」,希望能隨我們的地方刊物《大角誌》二號刊推出,在農曆年前,先分享給還沒看過實體導覽的家人們聞香,期待這份地圖也像是邀請卡一樣,邀請家人們回家走走!

閱讀完整內容
大角style街區導覽封測演出啦!
2023/10/30

大角style街區導覽封測演出啦!

大角style街區導覽封測演出啦!

「像做了一場夢,分不出來哪裡是真的哪裡是set的!」   中秋連假角民們除了烤肉吃到撐外 還辦了一場大角style羅曼蒂克社區導覽內部封測(掌聲鼓勵!!!) 四位工作室成員共同編寫了劇本,合體導(ㄧㄢˇ)覽(ㄔㄨ),演出前一天大夥聚在一起做道具、對台詞,笑料不斷,幾個瞬間,就和每年農曆年,族人們從台灣各地返來相聚歡慶,一樣的氛圍,我們的行動竟然與生活的日常儀式感交錯綿延 故事從一場工作室成員間的內鬨開始,觀眾跟著演員們走進大池角巷弄,沿途演員看似平凡的閒聊中藏著大池的故事,大夥在治安宮廟口遇見神秘阿嬤後,意外掉入時空記憶裡   這場封測,邀請到同是澎湖返鄉創生青年朋朋們前來觀賞,過程中觀眾自然加入的對話,也成了導覽的故事血肉,共演完全不著痕跡(甚至沒發現一切都是設計出來的情境XD 導覽結束後,也收到許多溫暖的觀眾回饋,以及一些創生青年才懂的腦洞大開的討論、經驗的交流共享 最初「想把整個村子變成舞台,將劇場元素融入導覽」天馬行空的想法,玩著玩著竟然真的做出雛形了! 感謝四面八方的愛,偶棉會繼續搞下去滴~~   特邀奇老 清池阿公(飾演 清池本人aka神秘阿嬤的麻吉) 演員 瑞心(飾演 瑞心) 演員 昭淳(飾演 柚子掉滿地的神秘阿嬤) 演員 昭涵(飾演 昭涵) 前台兼舞台監督 瑞儀 有愛的路人aka隱藏版攝影組 國裕、秀蓉、昭悅

閱讀完整內容
苧在你心裡——苧麻工作坊
2023/08/22

苧在你心裡——苧麻工作坊

苧在你心裡——苧麻工作坊

#從採集到撚苧 大角工作室致力於漁村工藝的傳承與復興,在近年田調的過程中,發現苧麻這項過去家家戶戶信手捻來的撚線工藝 編漁網、縫補衣物等,都有苧麻的身影,我們一邊向地方長輩學習在地技法,也邀請到遠從花蓮瑞穗鄉奇美部落邀請同樣是返鄉青年的Umay老師,到社區來分享他從民國104年,決心回到部落,與家中長輩學習傳統部落住民的地織文化的心路歷程。她和我們一樣,發現曾經織布原料-苧麻幾乎不見蹤影,便自己開始摸索並著手進行苧麻復育計畫,期待保留從植物種植、取纖到織成布料的阿美族織布完整工序。過程中,發生一連串哭笑不得的事。 開始耕耘地方後,我們在村子裡找到一小區野生苧麻,同時也嘗試在工作室基地旁的農地上,開始復育苧麻。 這次的交流、工作坊,所使用的苧麻材料,就是我們復育的苧麻,第一批收成,意義非凡! 採集、取皮、刮麻、漂洗、曬乾、撚線,僅幾個步驟,操作起來真的明顯感受到「苧仔絲,把人黏黐黐」 經過半天的努力,最值得開心的就是:大角首批種植苧麻產出囉 謝謝大家的汗水(和腿毛)   而這些過程與充滿生活感的體驗素材,未來也期待都編織進我們得大角style羅曼蒂克式導覽裡!   註:苧麻在早期漁村是重要材料,從家用縫線、釣竿釣線到漁網等皆是以苧麻所製;清朝的媽宮城,有部分婦女以積苧維生;日治時期,也有出現苧麻配給制度的資料,可以推測,在過去有一段時間,苧麻產業在澎湖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閱讀完整內容
獻給近鄉情怯的人們
2023/08/22

獻給近鄉情怯的人們

獻給近鄉情怯的人們

七月中炎炎夏日,我們幸運承辦台南美學館的青年見學活動 首次舉辦街區導覽,跟參與的近20位國中小老師們分享大角工作室在做的事、分享我們的村子,一起用腳步閱讀這部「大池角人文散策」,算是大角style街區導覽的初試啼聲,披著熱情的夏日豔陽,大家一同走入角民的日常~ 吃爆 #產地到餐桌家常菜 ,手工米ㄍㄠˊ(麵疙瘩)feat落穗(高粱)地瓜粥 摸到 #大角版的愚公移山 ——6.70年前人工砌的玄武岩古牆 走過 #昔日池畔今日港邊,再鑽進柳暗花明巷弄間的 #炫砲古厝群 直衝 #奇老 的工具間,見到最地道的薯榔染、編網工藝 . 各種細細碎碎的小小日常,都是充滿生活智慧、故事人情的超凡不常 除了與參與者等外部夥伴的交流,這次的行動非常珍貴的是,還邀請到我們的家人長輩們(正港角民們!)一起參與,幫忙準備場地、餐點,加入導覽解說行列,原汁原味 #奇老 現身說法等,過程中才發現,從小就出外打拼,是大角人們的常態,有些在青壯年時就返鄉,有些則是在外縣市落地深根直到退休,原來「返鄉」這件事,不只是青年的專利,更是許多樂齡族心底深刻,但也在探索該如何啟程的願望。 就讓我們一步接一步玩著走吧!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