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滿州沒有三點水青年共識
:::
2023/08/21

庫房裡的物・生活中的人——記參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庫房裡的物・生活中的人——記參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23.7.8-7.9

【對物的敬畏】

屏東滿州相較於其他原住民族鄉鎮,對於服飾及傳統文化不太熟悉,而我們多半也仍處在摸索與追尋的階段,進到博物館庫房看與自身族群相關的服飾,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是新奇的初體驗。

這次參訪有十餘位夥伴,第一個行程是參觀庫房,一行人搭電梯到地下室,庫房的進出有兩道門,供運輸和人員使用,兩道門也形成緩衝區,腳一踏進門檻內即刻感受到地面膠布的黏性,泥屑沙塵請止步,庫房沒有對外的牆,而且要維持定溫定濕,每一個空間也會放置蟲盒,防止蟲害,為了給文物們最穩定的環境。除了環境控制的無微不至以外,文物的收納與拿持也充滿學問,所有的文物皆使用無酸材質收納,無酸紙、無酸盒,每一個都是客制化的無酸製品。

而每次文物的移動,我們都帶著慎重的心情,因為每一次移動都是一次的損害。首先得要視物件的性質挑選棉質或是PVC手套,來隔絕手汗裡的水、油和鹽分,再來要將手錶、項鍊等配件取下,減少移動過程中的摩擦磕碰,接著要觀察文物蛀洞處、主要重量處、連接處等脆弱處,盡量避開脆弱的地方,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攙扶,更切忌用拖拉的方式,翻身或移動時,則必須透過文物的襁褓、文物的輔具——「無酸紙板」來進行。

經過一連串的「隔絕」以後,讓文物盡量處在穩定的情形,也因為這些空間上的隔絕、拿持的身體姿勢,再加上認知到這些物件是先祖留下的技術、經驗、美感與智慧等等,讓我們對物總抱持著某種「敬畏」的感受。

 

【物的親密接觸】

能這麼近距離接觸博物館文物是不容易的事情,而文物分析是一連串精細的過程,將文物的分析越細緻越全面,我們也就越能去理解這件物在什麼時代,是如何被產出。我們分成顏色、結構形式、圖紋繡法、材質及攝影等組別去做分析紀錄,雖然我們多數人對服飾及物質知識欠缺基礎,像是如何辨別棉、麻、絨材質?是織抑或繡?是銅、銀或是塑膠?陶、鉛玻璃、鈉玻璃、晶土?以及這些物質的發展歷史又是如何。但在我們略顯貧困的知識背景下,接觸的過程仍引發了很多思考。

磚橘、灰白、紺藍顏色的形容詞,轉變了48-8c、179-3c、108-16C精準的色號,但這些色號依然僅能是最接近當時肉眼的判斷,物件褪色的程度有多少,則仰賴心眼的判斷。每一件的接觸,去遙想是不是因為繡線不足,顏色才沒有對稱?是不是因為邊喝酒邊繡,圖紋開始歪斜?動物紋到底是狗、是羌、是豬、還是鹿?還是有一種可能其實什麼都是?而我們覺得奇特的花盆圖形,是不是因為不符合我們對於傳統圖紋的想像、或者經驗中歸納出來的圖紋必須有的條件(如重複、韻律、對稱等美的概念)才覺得他奇特?銀飾、刀兵是交易取得的嗎?車縫的作法、塑膠的材質就代表現代嗎?現代是多近才算現代?傳統是多久以前才算傳統?

在這些探問、試著猜測與推斷的同時,我們也主動的去試著想像前人的生活與產出的方法,仿佛我們跟過去的作者開始有了連結,對文物的情感更顯親近,不再是神聖或遙不可及的存在,而可能夠透過我們的手一點一點實踐出來,承接過去的歷史印記,貼近當代的生活,持續往未來發展的文化。


【腐朽與創造】

除了物的本身,文物收藏的時間及購得地點,也會影響到博物館對於文物的詮釋,導致資訊並不完全準確。保存在博物館的物件,也似乎隱含著已經消失、即將消失或是已經不在當代的日常裡的概念,而文物的接觸雖然會造成文物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與文物接觸後所引發的故事及不同視角的詮釋,也有可能創造新的意義、促成式微的物質文化的再現與延續。記得參觀庫房時,館方人員在介紹達悟族拼板舟時,描述了一個深刻的小故事,當時造船的作者來看自己製作的拼板舟時,跟拼板舟說:「雖然你已經不再下海,但我們很多人萬頭攢動來看你,是不是也像海浪?」

男子長袖短上衣192.5公克、女子長裙149.5公克……我們一件一件的量測與分析,這些物件是這麼的輕,也這麼的重。離開博物館時,這些文物在我們心裡也留下了一點輕重。

 

追蹤我們:
Instagram:@vangcul_
Facebook粉絲專頁:滿州沒有三點水